昨天翻热榜看到条新闻,差点以为是翻到了印度版《楚门的世界》——比哈尔邦伽耶城孔奇村的74岁老人Mohan Lal,为了搞清楚“谁真的关心自己”,居然把葬礼演成了“真人秀”:裹着白寿衣躺灵榻上,让亲戚抬着送去火葬场,直到要点火的前一秒,突然坐起来拍着大腿笑:“我没死,就是想试试你们!”

印度七旬老人假死测试谁关心他

Mohan Lal不是普通老头。年轻时他是印度空军的一员,退休后成了村里的“公益活菩萨”:前阵子刚自掏60万卢比(约合人民币4.8万),在村里建了座带遮雨棚的火葬场——要知道印度农村雨季经常连下半个月,以前村民得踩着泥抬遗体去火葬,他这事办得比村委会还贴心。按说这么个好人,平时村里谁见着都要递杯茶,可他偏要“搞事情”。

印度七旬老人假死测试谁关心他

为了这场“假死测试”,他把细节抠得比婚礼还细:提前订了缀着金箔的灵榻,找乐队循环放印度教的哀悼曲,甚至让侄子们挨家挨户传“Mohan Lal凌晨突发急病走了”的消息。自己则裹着洗得发白的传统寿衣,躺灵榻上连眼睛都不眨,活像真的遗体。

印度七旬老人假死测试谁关心他

村民们的反应出乎他意料——没半小时,送葬队伍就从村口排到了村尾。有人抱着他的“遗体”哭,说“你建的火葬场还没用几次呢”;有人跑回家拿了他平时爱吃的糖,放在灵榻边说“路上饿了垫垫肚子”;还有几个年轻小伙,主动帮着抬灵榻,说“Lal叔以前帮过我家,这点忙应该的”。印度农村的葬礼本来就讲究“集体仪式感”,可这次来的人里,有一半是平时只打个招呼的邻居,Mohan Lal躺在灵榻上,听着耳边的哭声,偷偷把眼睛睁开条缝,心里其实已经有点酸了。

印度七旬老人假死测试谁关心他

等到送葬队抬着他到了火葬场,负责点火的祭司刚拿起火把,Mohan Lal突然“噌”地坐起来。旁边的村民吓得往后跳了三步,有人手里的花环都掉在地上,直到看清他笑着擦眼睛,才反应过来——“你这老头,居然我们!”有人笑着拍他肩膀,有人假装生气骂“你个老顽童”,还有个老太太举着拐杖要打他,却被他一把抱住:“我就是想看看,你们是不是真的记着我。”

印度七旬老人假死测试谁关心他

后来他摆了二十桌宴席请大家吃,说“我错了,不该吓你们”,可村民们倒没真生气——毕竟,一个一辈子帮别人的老头,想试试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分量,算什么错呢?

印度七旬老人假死测试谁关心他

这事传到网上,评论区跟开了锅似的:有人说“这老头太任性,浪费大家时间”,有人说“换位思考,我也想知道谁真的在乎我”,还有人调侃“演技比某些流量明星好”。Mohan Lal回应得挺实在:“平时大家见面就说‘最近好吗’,可转身就忘了。我就是想看看,要是我真走了,有没有人会真的难过——结果你们比我想的更在乎。”

印度七旬老人假死测试谁关心他

其实这种“荒诞测试”,不是第一次发生。去年比利时有个叫Did Baerten的博主,因为跟亲戚疏远了三年,也策划了场假死葬礼:他让朋友散布死讯,等到亲戚们围在棺材边哭的时候,他坐着直升机降落在葬礼现场,抱着亲戚们说“我没死,我就是想你们了”。后来那些好几年没联系的亲戚,真的重新跟他通了电话。

有人说这些人“闲得慌”,可我倒觉得,他们的荒诞里藏着最真实的人性——人活一辈子,最怕的不是穷,不是老,是“被遗忘”。我们总说“等有空了再联系”“等有钱了再聚”,可“有空”从来不是等出来的,是挤出来的:早上给妈妈发个“今天吃了包子,像你做的”,晚上给朋友打个“最近有没有遇到好玩的事”,周末约着一起吃碗小面——这些“小事”,才是“在乎”最实在的样子。

Mohan Lal的假死虽然离谱,可他想讲的道理,比任何心灵鸡汤都管用:趁身边的人还在,趁风还没吹走温度,趁电话还能打通,多说说“我想你”,多做些“没用但暖心”的事——毕竟,“来不及”这三个字,比任何遗憾都让人难受。

就像村民们后来跟他说的:“你这老头,下次要测试直接喊我们吃饭就行,别再装死了——我们怕真的会吓出心脏病。”话里带着气,可眼里的笑,比任何悼词都更甜。